猛犸充电进驻武汉市委,助力电动车充电安全服务全面升级
【猛犸充电】近年来,看起来毫不起眼的电动车,屡次引发夺命大火。频频发生的电动车火灾事故,已经暴露出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安全管理等的诸多问题,已经受到了大家的高度关注。
为了配合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于2018年5月15日颁发《关于开展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践行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近日,中共武汉市委员会(以下简称武汉市委)率先推进区域内电动车智能电动充电桩建设。
武汉市委领导班子经过多方对比和走访,最终决定由猛犸充电全面负责市委办公区域内电动车充电桩的建设并于近日完成了验收检查工作,下一步,将逐步推进至管辖区域内智能充电桩的建设。
湖北已全面推进电动车消防安全治理工作,鼓励集中式智能充电设施建设
湖北是电动车使用大省,电动车消防安全问题也是全省关注的焦点。早在今年6月1日,湖北省安委会制定并出台了《全省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公安、工商、质监等多部门联动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综合治理行动。特别是在不当充电行为整顿和集中充电区域的建设上。
整顿不当充电行为
已将乱停、乱放、随意牵线充电的行为纳入整顿范围。并严令禁止电动自行车停放在建筑门厅、楼梯间、共用走道以及地下室、半地下室等室内公共区域。且对违规停放充电占用、堵塞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或者违反电气安全管理行为,且屡教不改的,一律录入全省信用信息平台。
鼓励设立符合安全条件的集中充电区域
对条件有限的老旧居民小区,统一划定相对独立的安全区域,设置符合安全条件的集中临时充电点;对新建住宅小区,鼓励、引导同步建设集中停放场所和具备定时充电、自动断电、故障报警等功能的智能充电控制设施;对没有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要指导村(居)民委员会,因地制宜建设电动自行车集中存放、充电装置。
传统的充电装置,难以真正破解安全充电难题
在推进电动车安全充电设施设备的建设过程中,市场上出现了多种解决方案,但都受困于诸多瓶颈问题,而无法真正实现安全充电。
比如,通过在建筑物的整个夹层或抽层的车棚里面安装普通民用的排插做的线槽装置。但这样的简易装置,无论从材质,还是从整个安全监测上都是达不到标准的,一旦引发充电火灾,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除了自己拉排插以外,市场上还出现了一系所谓的充电装置,这类装置在市场上已经出现有近10年,最初是为了解决收费问题而出现的,有投币、刷卡方式的。从安全上来讲,它没有任何的功率检测,也没有电流计量,实际上不具备任何安全的要求。从外观上就可以识别,大多采用的是金属的板金材料,不具备任何工业级IP54防尘防水标准。
整个电动车充电服务市场,迫切需要有效运用新技术,带来安全、便捷的新体验,匹配物业服务需求升级同时推动整个行业发展。
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猛犸充电提供整体充电解决方案
猛犸充电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带来全新的安全智能的充电解决方案。
深圳智链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猛犸充电” 是电动车产业领先的综合服务提供商,基于S2B2C模式的充电业务为切入点,通过自主研发的物联网云服务+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核心技术,为物业公司(场地方)、充电运营服务商、车辆厂商和电池厂商等提供全面的安全智能出行解决方案。
作为《电动车集中充电设施设备技术规范》团体标准起草组组长单位智链物联旗下安全智能出行管家,猛犸充电在产品软硬件的设计上提出更高的标准。
在硬件上,其智能充电设备采用多重安全防护(漏电保护、防雷保护、过流过载保护、过压欠压保护、短路保护),电路板一体化高度集成易维护,且防尘防水密封性强可户外独立安装运行,采用V0防火等级材质,阻燃、耐高温,能有效降低火灾隐患,在安全上做足功夫。且整个产品通过国家级权威机构检测认证,安全有保障。
在软件上,猛犸充电通过应用最新的移动支付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系统,切实为用户带来便捷:用户通过手机扫码,可轻松实现一键充电;整个过程无需等候,充满自停;通过电子支付,实现了便捷支付;且充多少花多少,账单非常清晰,不花冤枉钱,为用户带来便捷的充电体验。
其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无人运维系统,且多场景简易安装,施工极为方便;而网上自动结算,无需现金管理,十分便捷。猛犸充电通过商户端PC+移动应用,提供安全可信赖的资金结算和分账系统,保障资金安全。通过智能化站点管理和账户管理、设备监控系统让商户管理一目了然,节省运维成本;同时提供多种合作模式灵活选择。
短短几个月,猛犸充电已进驻全国300多个城市,深度运营近20000个社区,先后携手恒大、中海、彩生活、碧桂园、佳兆业等多家大型物业集团深度合作,同时与深圳、上海、义乌、南宁、武汉、宜昌等众多政府机构深度合作布局超6000个站点。
猛犸充电进驻武汉市委提供安全智能的充电解决方案,是一个新的里程碑。下一步,猛犸充电不断突破技术和服务创新,为打造安全、智能新社区持续发力。